【徐福之墓與七傷拳】



一‧
去年看了一部黃玉郎的漫畫《天子傳奇7──三國驕皇》。





東漢末年,朝野政爭,戰禍四起。歷史真相是幕後黑手之間的瘋狂角逐──仙道、女流、閹黨這三個秘密組織,各自野心勃勃地派出間諜和殺手前往滲透朝廷或地方勢力,恐怖份子使出渾身解數企圖暗地裡控制政權。


三股暗流皆非泛泛之輩,除了身懷易容術、妖法、蠱毒、不死之身等絕技,各派系埋伏在歷史之中的脈絡更是淵遠流長:仙道可追朔至秦朝方士徐福、女流可追朔至殷商寵姬妲己、閹黨可追朔至亂政宦官趙高。


此外,三方歷經幾百年來的杜門晦跡,使得大眾熟知的歷史不過是薄薄一層表皮。


「正史」一詞最早見於阮孝緒《正史削繁》,有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因紀傳體《史記》、《漢書》之書,以帝王(本紀)為綱,故稱正史。
──維基百科

由歷史故事改編成的題材常見於各種電視劇、電影、小說、動漫等大眾藝術的範疇。今天在大街上隨便找個路人問,相信都能輕鬆列舉出十項這類作品。而這樣的表現手法並不是新鮮事;不須沿流溯源去考究最早的稗官野史如何成形,光從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現世至今,少說已跨越了六百年以上光陰。



「明朝前身就是明教…本來是張無忌會做皇帝,但是後來被他的部下朱元璋篡位。」


曾經在花蓮石梯坪巧遇一位屏東過來的卑南族裝潢師傅,下工後大家聚在一起喝幾杯。酒過三巡後他興高采烈的向鄰桌講起了明朝歷史。


「對!最厲害的當然是九陽神功…」



我們當然聽得出這是典出《倚天屠龍記》的玩笑話。然而,小說家金庸的作品確實大多構築在細膩的歷史背景上,甚至在《鹿鼎記》後記還特別註明了故事裡台灣鄭氏與史實的出入。由此可見作者除了重視書寫於歷史之上的故事手法,還十分在意虛構與真實之間的分際──歷史是「真實」的一份子,而故事當然只能效命於另一陣營。在這裡,箇中差異是再清楚也不過了。

難道是:歷史、故事傻傻分不清楚?我想不用金庸的提醒,我們老早就意識到歷史與故事是迥然不同的兩件事。不過叫我納悶的另一個情況是──每當回朔起我的「個人歷史」,卻是經常徘徊二者之間;甚至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雙方糾纏不清。



高中讀美術班開始學藝術史,但有一陣子更常做的是在桌底下偷翻同學帶來的漫畫《火鳳燎原》;下課則是火速趕回家上網看九把刀(當時還沒出版)的《獵命師傳奇》。

《火鳳燎原》、《獵命獅傳奇》和《天子傳奇7──三國驕皇》構造雷同:


《火鳳燎原》一開始出場的是運籌帷幄的呂布,為了欺敵佯裝成空有武力的匹夫;而《獵命師傳奇》描述隱藏在歷史背後吸血鬼與獵命師(一群可以控制命運的特異功能人士)之間的鬥爭。作者振筆從初代吸血鬼徐福(又是徐福!)與獵命師姜太公的跨世紀決戰,寫到當代政治經濟佈局實際上都是這些鬥爭的表面樣貌。



關於徐福其人,真實身分是《風雲》裡的帝釋天


清代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5年)駐日公使館一等書記官黃遵憲。他在所著《日本國志》一書中指出:「至徐福之事…今紀伊國有徐福祠,熊野山有徐福墓,其明證也。日本傳國重器三,曰劍、曰鏡、曰璽,皆秦制也。君曰尊,臣曰命,曰大夫、曰將軍,又周秦語也。自稱神國,立教首重敬神;國之大事,莫先於祭;有罪則誦禊詞以自洗濯,又方士之術也。崇神立國,始有規模,計徐福東渡已及百年矣,當時主政者,非其子孫殆其黨徒歟?至日本稱神武開國基,蓋當周末,然考神武至崇神,中更九代,無事足記,或者神武亦追王之辭乎?」


據『日本國史略』提到:「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齎三墳五典來聘。福求藥不得,遂留而不歸。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


──維基百科

不過此說法尚存疑點:據說日本的徐福之墓前前後後數十座而且大多已證實為後世所立,如此很難讓人不去揣測這段歷史欲蓋彌彰的可能性。




先別管徐福!




從為數眾多的作品可以推測,借用歷史而加以穿鑿附會的故事與歷史本身的關係,整體型態上呈現的是「一綱多本」的狀態。在這裡我要跳回徐福的前幾段,重提一下小時候就接觸的另一種「綱」──那段老師在台上講的藝術史。

高中與大學都曾不怎麼認真地學過藝術史。諸如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印象、野獸、立體、未來、達達、超現實、抽象表現、色域繪畫、極限、普普、行動、地景、偶發、觀念、貧窮、國際超前衛等等  至少對於藝術本身的脈絡總是依循著較為純粹的想像方式──藝術流變就像是某種社會思潮的運動。但這樣的理解,卻中止於最近受到前大學老師的推薦,讀了一本稗官野史(?)《身價四億的鯊魚》

不讀則已,如今回想起大學的藝術史與現代藝術思潮等課程,浮現的卻是徐福的那一堆堆墳墓。



這是本有關當代藝術市場的書──

「請不要忘了「當代」(contemporary)這個英文字的字根組合是「暫時」(temporary)。」
──《身價四億的鯊魚》(Don Thompson2011

十年前藝術雜誌上的大型畫廊已經消失一半;佳士得或蘇富比夜拍目錄上的藝術家有一半不再出現。某一件賣了69萬美元的皮夾克還能在十年後增值嗎?投資當代藝術品能賺錢嗎?為什麼會有人要買當代藝術品?這些都是作者企圖回答的疑惑。

1980年代有幾千位藝術家曾在紐約和倫敦辦過像樣的個展,但是到了2007年,只有不到二十人的作品出現在佳士得或蘇富比的夜拍上。八成直接向藝術家購買的藝術品,都不可能以原價再拿回來賣。」


「說到最後,當我們問道『哪些當代藝術品被認為具有價值?』決定因素為:第一是大牌畫商,第二是名牌拍賣會,再來是替美術館安排特展的策展人,接下來是影響力甚小的藝評人,最後是完全沒有影響力的買家。高價現象的創造者是力捧特定藝術家的名牌畫商、成功自我宣傳的少數藝術家,以及名牌拍賣會的傑出行銷策略。」
──《身價四億的鯊魚》

《身價四億的鯊魚》是一位經濟學家Don Thompson以訪談或二手消息的方式寫就的當代藝術市場遊記。內容涵蓋許多構成當代藝術市場的角色,還有拍賣公司、畫商、美術館收藏家、委託人的行銷策略。直覺上來說是一本充滿臭銅味的書。

扉頁內緣的摺疊處寫了幾句話,我認為是此書的精神所在:


在當代藝術界,如果你不是名牌,就什麼都不是。
──Don Thompson


投資沒規則可循。鯊魚可以買,藝術家的糞可以買,油畫也可以買。
──Charles Saatch 


所謂的公平價格,就是一位在引誘下肯出的最高價錢。
──Robert Hughes


和許多大眾小說一樣,故事開始之前會有幾頁介紹──

●我們熟知的藝術家:
Damien HirstAndy WarholJeff KoonsTracey Emin

●畫商:
Larry GagosianJay JoplingCharles SaatchiChristie’s(佳士得)Sotheby’s(蘇富比)

●劇情設定提供了幾項匪夷所思的拍賣成果(2007年左右):


泡在福馬林裡的填充鯊魚《生者心目中無謂之死亡恐懼》。成交價1200萬美元(大約當時四億台幣)。




《看在上帝份上》問世一年前,即被一百種刊物報導。此作成本1200萬英鎊,要價5000萬英鎊(約23億台幣)。




《紅屁股》36.9萬美元。




Tracey Emin五小時內創作60幅畫,MoMA訂了30幅,一幅15003000英鎊。




Valium》簽名複製品500份,一幅2500美元。




Untitled W17》(RUNDOGRUNDOGRUN124萬美元。




《綠色車禍》7170萬美元。






《白色中心》7280萬美元。




《沒有人離開過》皮夾克69萬美元(蜘蛛網銀鍊是畫商加上去的)

投資名牌畫商的獲利保證,還有現代藝術品在市場上逐漸消聲匿跡(多已成為永久收藏),再加上大群比起往年擁有更多雄厚資金的投資客加入(十五年來收藏家增加了二十倍,二十五年來多出了一百座美術館),造成了當代藝術市場一發不可收拾的猛烈燃燒。


對此,現年47歲並且在40歲的身價就已經超過Picasso、Warhol、Dalí三人40歲身價總和的 Damien Hirst 如是說 :

「成為名牌是生命中重要之事。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就是這麼回事。」


這本書就像是一冊藤寫了虛榮、競爭與貪婪的支票本,記錄了各種等級的畫商、收藏家、畫家,還有各種不同行銷方式。其中某些大畫商是當代藝術背後的推手,以守門人的姿態決定哪一些藝術品可以被觀眾看見。另外,大畫商的歷史脈絡同樣是淵遠流長:從印象派、畢卡索、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到當代;如果少了那些名牌畫商的買賣、炒作與資金挹注,也許我們未曾有過機會接觸到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酷炫作品。

如上所述,藝術市場影響著畫商、藝術家、藝術史、藝評。除此之外,我們甚至還能進一步推論藝術市場潛伏在藝術學校裡的思想亦左右了學生們創作養成(學習的正好就是市場洗禮後的產物,只不過吸收的是另一套講法)。


畫商判斷作品的經濟學觀點與藝術學院不盡相同,卻是握有某種先發制人的優勢。首先,他們是作品能見度的關鍵,藝術品被看見之後,才有發展後續各式文化產物的可能(或者他們會直接請大牌藝評替旗下藝術家撰文)。再者,學生畢業後若能讓大型畫廊代理作品,進軍大型博覽會,乃是當上一名成功藝術家的標竿。

吊詭的是,以前在藝術學校上課時很少觸及這種思想模式,我們都知道創作必須尋找發表空間與資金來源,卻也沒有聽過畢業生提著作品集按下畫廊電鈴後可能會受到何種對待。然而,避而不談在這裡卻有其特殊功效──實際上這也是那些大畫商極力隱藏的臭銅味,因為高尚的品牌形象不但能標榜出藝術的無價,還能讓畫商與收藏家的交涉加分──只要花一筆錢就能買下藝術家的純粹浪漫與超然脫俗。

「你付出很高的代價買下依個無價之寶,算是撿到便宜了。」
──Joseph Henry Duveen

靈光一閃即逝──「藝術學生/藝術家/畫商」和「劉備、曹操、孫權/仙道、女流、閹黨」形成有趣的對比;徐福之墓的影子則是忽攸流竄在那些藝術學院的課程之間。如此快速閃現之後,對於藝術世界可以獲得兩個新的想像:其一是吸血鬼與獵命師真的在背後操弄著這個世界;其二,某些歷史可能是根據故事編篡而來的「一本多綱」型態。


「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
──七傷拳

不好意思!我從不知道練的是「七傷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