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或商品?】

以前過年總是可以收到親戚給的一種紅包;這紅包袋裡不管裝了多少,都會被爸媽中途攔截再包回去給親戚家的小孩。


「喂!那是我的紅包耶!」小孩們的抗議很難有效。漸漸的,針對原本一來一往的送禮過程(雖然紅包很少真正落到小孩手上),聰明的大人們發展出一套更為直接的改良技術──每逢過年前夕他們會互相提醒:「今年不要再包來包去了喔!」至此,紅包與小孩們斷絕關係;後來聰明的他們更進一步取消了家族圍爐活動…

有一種模式,可能已經被遺忘,或被刻意選擇遺忘。

相對於我們都熟悉的商品交易模式,關於禮物的交換模式,我發現自己認識的並不多。

禮物?


在紀念某些特別日子的時候,它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們都曾經在這些時刻送出或是收下它,也都曾經充分感受過分享它的魅力──那是一種帶著感激的歡愉。於是,這一切不就已經是禮物的全部了嗎?


不對!很不幸的必須承認這是兩回事。還是要搞清楚那只是交換禮物的其中一種效果而不是禮物的意義。

即使常常收到或是送出禮物,透過實際交換禮物的行為,並不代表可以藉此而宣稱已經獲得了禮物的意義。打開天窗講,這是因為很有可能我們正在使用對待商品的態度來對待禮物的價值。這可以牽拖到商品交易這項行為的普及程度,但最為關鍵的還屬這項行為深植在收禮者與送禮者心底的深度──一種極為細緻的盤算與編碼本能──這使得人人手上緊握著一把利尺,在它的協助底下,幾乎萬事萬物都可以精準地刺上一幅價格標籤。

禮物不就是一種習俗而已,做做表面也好,有必要想得這麼嚴重嗎?我以為,若是不想永遠失去禮物原本的深度,最好繼續往底下探鑽。不過,選擇停留在表面也未嘗不可,因為這不是挖掘出意義之後就能順利解決的一件事。

或許姑且先看看Lewis Hyde在《禮物美學》當中詳盡整理,再來想這個問題──


交易所仰賴的公平機制,也是人們在保護私有財產的意圖之下推演出來的法則;但是當代社會追求個人財富的經濟體制,不同於古老部落的財產共有制度:

某些部落施行「禮物經濟」,族人之間禁止交易或借貸行為(這些人無法想像有人會單獨餓死,因為他們大可去和鄰居一起吃飯)。當他們收到一件禮物(貝殼項鍊之類工藝品),通常會戴著這件寶貝到處炫耀,但是不久之後又會再將它轉送出去。然而,雖然將財產給了別人,但他知道,晚一點又有另一件寶貝流入他手中。部落人從不擔心一貧如洗的生活,因為財富是一種在他們之間不斷流動的能量形式,沒有人企圖據為己有。甚至某些禮物還能在幾度轉手之後於兩年到十年之間自動回到同一人身上。

有趣的是,在這種無政府財產制度下回流的禮物是非常珍貴的寶貝:部落社會和我們的價值觀極為不同,部落的人們看得見禮物在流動之中累積了諸多增長──這是非物質的財產增值──歷代擁有者的貢獻與感激都附加其上。通常在他們收下如此貴重禮物的時候(若是以今日所界定的財富增長來判斷,這件寶物也許跟幾年前並沒什麼不同,甚至是老舊破損)很可能會舉辦流水席大宴賓客。即使不久之後他又會再把禮物送出去。

這樣的情況,直到某些早期探險家或人類學家將商品經濟帶入部落,禮物交換的本質才逐漸受到影響。然而,伴隨著商品的出現,亦開始了部落禮物經濟的瓦解──作為禮物的財富被帶離了原本的循環,變成了獨立的商品;人們也被迫要設法累積財富才能生存下去。由此可見,商品和禮物之間的對照不只是象徵式的比較,實際上商品的觀念確實足以毀掉禮物的觀念。

「商品有價格(Value),而禮物沒有。禮物有的昰價值(Worth)。」
──Lewis Hyde《禮物美學》

Lewis Hyde的說法:商品的性質是可分離的,而禮物的性質則是聯繫。商品所建立起的界線足以讓進行交換的雙方都孤立起來,等價交換之後,他們誰也不欠誰,誰也不認識誰;雙方除了交換了一件東西以外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接觸。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率、穩定又公平的交換方式。而禮物的精神卻是如同性愛一般,致力於抹除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藉著收禮與回禮的心理能量移轉,雙方的關係可以被視為一種運動,並因此而打破了原本各自孤立的屏障。


在收下第一份禮物之後與送禮人的關係便產生了一道缺口,這是一種不平衡的心理延滯,使我們產生了回禮的慾望,而且必須等到送出回禮才能使力量達到平衡。另外,雙方除了情感聯繫之外,禮物關係還能在心理的來往之間增值。到目前為止,試圖融入某個社群的最直接方法依然是作出貢獻,而貢獻具有的就是一種禮物。

即使以原始部落為例,當代社會中還是有少數較為純粹的禮物形式仍舊存在著。


家族通常就是一個禮物關係的社群。雖然養兒防老的觀念近似商品模式的產物,但多數父母親並不會當真將生兒育女看作是一種投資報酬,藉此要求兒女長大後要歸還本金與利息。相反的,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禮物交換的形態──這是一種能量的移轉,若不經由商品系統的破壞,親屬間的互相扶持就像禮尚往來的義務一般。不過,一旦禮物被視為商品,禮物所建立的聯繫就會斷裂,商品的分離本質將會吞噬原本的聯繫關係。




一‧
國小放學都會到爺爺家去一起吃飯。負責煮飯的伯伯跟嬸嬸無法接受總是要多作準備,因此要求我們自己到外面去吃。從此之後兩家便開始斤斤計較,區隔彼此,甚至在搬離老家之後有十幾年不相往來。以上這種節省食物開銷的考慮,依據的正是商品交易帶來的財產觀念。正常情況裡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們是以禮物模式維繫著社群關係的,並不會為了囤積資源的理由而剃除掉任何一名成員。而且,這項個人經驗也印證了部落的例子所顯示的:一旦人們崇拜起擅於割據的商品模式採取了分離性質的商品思維,同時也讓原本的社群開始分崩離析。


禮物是社群運作的動能,也是一種制約的力量。一位大學同學的德國朋友曾到訪台灣。當這位德國人借住在那位同學老家時,發現她的兄嫂跟父母全都住在一起而感到十分訝異。德國人通常在成年以後就搬離父母另起爐灶,脫離父母提供的經濟庇護代表著切斷原本的緊密社群關係(至少關係會變得不如以往緊密)與證明獨立生存的能力。這樣的現象說明了禮物的另一項功能──社群情感的羈絆。試圖切斷聯繫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拒絕收下禮物。


三‧ 
另一個有關家族的個人經驗發生在一場葬禮上。我們在靈堂前登記參與公祭的親友(有的送上白包,有的沒有)然後送給他們白毛巾當作回禮。不過重點不只是交換禮物的內容,更在於我們將葬禮流程從原本習俗中的頭七到百日(總共一百天的行程),全程濃縮在一週以內全部舉行完畢(如此也縮短了交換禮物需要的時間)。這種濃縮版本的葬禮為的是要方便外地工作的嫡系親友們縮短往返時間。不過同時也意味著商品式的經濟邏輯是優先於傳統儀禮的。

受到商品彌天蓋地的影響力,我們還收得到傳說中幾乎滅絕的那種禮物嗎?或者它們只是披著禮物包裝的商品──即便在收下禮物或是送出禮物的當下一樣產生了劃界的效果?我不敢確定。因為自從人們打量起禮物價格的那一刻,原本的能量移轉就已經被削弱了。接下來,若是採取拒絕收下禮物或是拒絕回禮,將是意味著拒絕建立起聯繫;同時,也將是朝向疏離世界靠攏。



這是電影《棋王》(The King of Chess ,1991,主角過世的母親留他的一副無字棋(不識字的母親用牙刷柄磨成的象棋)。